智易時代溫室大棚遠程智能環控監測系統方案
 
一、方案背景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深入推進,數字農業成為農業現代化的核心路徑。溫室大棚作為高效農業的重要載體,其環境控制的精準性直接決定作物產量與品質。傳統溫室大棚管理作業多以人工經驗為主,依靠人的感知能力,存在響應慢、誤差大、成本高等痛點,難以適應規模化、標準化生產需求。為解決這一問題,本方案旨在構建一套“精準感知-智能分析-閉環控制"的遠程智能環控監測系統,實現溫室環境的動態調控,提升生產效率與農產品競爭力。
 
二、系統架構
本方案依托物聯網、大數據、智能傳感、AI等技術,實現環境監測、智能分析、預警管理、遠程控制等功能,助力農業生產智能化轉型:
 
1.數據采集層:支持部署多種傳感器,實時采集空氣溫濕度、土壤溫濕度、光照強度、二氧化碳濃度、風速風向等環境參數,以及作物生長狀態數據。
2.網絡傳輸層:支持4G/5G等通信技術,實現傳感器數據與云端平臺的實時交互,確保數據傳輸的穩定性和低延遲。
3.公共平臺層:基于云計算、物聯網、數字孿生等技術構建智慧農業監管平臺,支持海量設備接入與數據存儲,提供數據可視化、分析、預警等功能。
4.智慧應用層:提供環境監測、設備控制、智能預警、農事管理、數據分析等應用功能,支持遠程控制風機、卷簾、水肥一體機等設備,實現自動化調控。
5.訪問層:平臺支持多終端訪問(PC、手機APP/小程序、大屏),方便管理者隨時隨地查看數據。
 
三、功能優勢
溫室大棚智能控制系統解決了傳統溫室管理中“依賴人工、精度不足、效率低下"等痛點。
1.環境監測與可視化
實時展示大棚內環境參數的實時數據、歷史曲線及趨勢分析,支持多維度數據對比,幫助管理者直觀了解作物生長環境。
2.智能控制
根據預設的作物生長模型和環境閾值,自動控制大棚內的設備,如當溫度過高時自動開啟風機降溫及卷膜通風,當外界溫度過低時自動放下卷被保溫,當土壤濕度不足時自動啟動灌溉系統。
3.智能預警
設置環境參數閾值,當數據超出范圍時,通過手機短信、APP推送、語音報警等方式及時通知管理者,支持分級預警。
4.視頻監控
部署高清攝像頭,實時監控大棚內作物生長狀態、設備運行情況,結合AI圖像識別技術,實現病蟲害早期預警、人員闖入檢測等功能。
5.數據分析與決策支持
對歷史數據進行挖掘分析,生成產量預測、能耗分析、成本效益評估等報表,為種植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四、核心價值
?環境精準調控
搭載多參數傳感器的智能監測終端,實時采集空氣溫濕度、土壤溫濕度、光照強度、CO2濃度等數據,通過AI算法自動調節遮陽簾、通風系統和水肥設備,實現±0.5℃的溫控精度和±5%的濕度控制范圍。
 
?自主巡檢作業
配備智能巡檢機器人,可按照預設路徑或自主規劃路徑進行全棚巡檢,實時采集作物生長狀態、環境參數及設備運行狀態,替代人工完成高頻次、大范圍的巡檢任務,降低人力成本。
 
?智能決策支持
依托前端數據遠程動態獲取棚內外環境氣候數據,平臺基于大數據分析,提供環境優化建議、病蟲害防治方案、水肥灌溉策略等決策支持,助力管理者從“經驗驅動"轉向“數據驅動"。
 
 
智能溫室管理平臺
智能溫室管理平臺集成環境監測、視頻監控與智能調控功能,通過多類傳感器實時采集溫室內溫度、濕度(空氣/土壤)、光照強度、二氧化碳濃度及土壤氮磷鉀等數據,支持監測周期自定義。系統可接入網絡攝像頭實現多角度監控,并具備苗情與病蟲害監測能力。當數據異常時觸發智能報警,同時提供數據分析與決策支持。平臺通過數據可視化與遠程控制,大幅提升農業生產效率與管理水平。
 
 
 
 
 
 
五、應用案例
該項目位于天津市西青區,是針對當地特色農產品“沙窩蘿卜"溫室大棚種植管理的智能化升級工程。項目部署了智易時代溫室大棚遠程智能環控監測系統,精準服務于蘿卜生長的環境調控需求,大幅降低了管理成本與勞動強度,為當地特色農業的標準化、品牌化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隨著技術的不斷迭代,本系統將進一步融合數字孿生、全流程溯源、AI大模型等技術,打造“更智能、更精準、更透明"的溫室管理系統。未來,智易時代溫室大棚遠程智能環控監測系統將不僅滿足傳統溫室的需求,還可適配光伏溫室、植物工廠等新型設施農業場景,為數字農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助力鄉村振興戰略落地見效。